《行政伦理学》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涉及管理哲学、管理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公共管理伦理学》主要探究公共管理伦理学产生的时代与理论背景,梳理公共管理领域内的伦理关系、伦理现象和主要伦理问题,挖掘公共领域的社会治理模式,对公共管理者的人性进行哲学追问,归结出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责任义务范畴。通过对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把握来规范引导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行为选择,从而为和谐社会的营造提供人性支持。同时,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征,重点分析若干公共管理伦理问题,激发学生对当前若干重要公共管理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为未来公共管理者独立人格的养成提出内外结合的建设途径。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和课堂讨论表现,占30%,另一部分为期末课程考试,以考试形式进行,占总评70%。
第一讲 绪论
一、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
从逻辑上讲,管理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有了人也就有了管理。
行政管理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行政管理的出现,标志着管理领域和管理类型的分化。或者说,行政管理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结果。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行政学研究》一文,对行政管理的特征做出了论述,提出了建立专门的行政管理科学的构想。威尔逊关于建立行政管理学的构想,实际上是对近代以来行政管理专业化的总结性意见,是作为我们称做管理行政模式的理论表述。
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并不能完全等同,“公共管理学”是“行政学”的继承与发展。王乐夫认为“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为基础,同时又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吴长春认为,公共管理学从管理主体、对象、内容、范围、手段、方式都是对行政管理学的延伸、扩展与更新。政府管理成了公共管理的核心。
其一,行政管理学伊始重分,将行政管理狭义化者居多,比如国外的政行二分、价值中立。而公共管理学则重合,在将政府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对象之外,还把政府以外的公共组织也列入到管理中。这种变化可以看出一种整体主义的思维路向,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整体主义的一种回归。
其二,行政管理学是控制型的管理,而公共管理注重的是参与式管理。行政管理过分依赖政府导致政府太累,而公共管理则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组织的力量。这种变异可以看出管理从统治型走向服务型的要求。
其三,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将效率至价值中心,公共管理学则注意管理中的伦理维度。这是管理由物到人的一种逻辑必然。
评论(0)